病人住院之后的營養補充一直最被家屬們重視,也最被家屬們誤解的一塊。雖然幾乎每個經濟尚可的病人,在入院后都會享受各種雞湯、魚湯和排骨湯的待遇,但是中國的住院患者營養風險發生率卻還有35.5%。
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一個是在住院期間患者精神壓力較大,味覺減退,生活無規律;另一個原因也是由于很多家屬的
營養補充不得要領,該吃的沒吃到,不該碰的拼命吃。
營養支持應當有針對性
不同的基礎疾病在住院期間應該進行側重點不同的營養支持。
阿爾茲海默綜合癥
老年人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往往忘記進食或不能自行進食,部分患者也可以表現為厭食,導致熱量攝入不足,引起肌肉組織及皮下脂肪消耗。針對這種情況,家屬應該督促患者按時足量飲食,避免出現營養不良。
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人,關注點又完全不同。出于對于疾病的恐懼,住院期間的糖尿病病人會出現總熱量過低,盲目忌口的問題。對于這種病人,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增加食物的量和范圍,真正做到合理控制熱量增加飽腹感而不是一味的忍饑挨餓。
在合理控制熱量的同時,適當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對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有一定作用。
抑郁癥
抑郁癥這種常見的精神疾病,與營養缺乏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一方面,抑郁癥患者會表現出食欲下降、攝入不足、體質量下降等非特異性表現。而由此造成的葉酸、維生素B缺乏,使免疫力下降、神經激素或神經傳導遞質變化,也可引起或加重抑郁。
對于這種病人,均衡膳食,補充全營養就非常重要。
營養支持也要避免“誤區”
雞湯誤區
住院的時候,家屬最常給病人送雞湯,往往還會叮囑,吃不下的話把湯喝掉。實際上雞湯雖然美味,但營養成分不多,除了水之外,主要成分就是鹽和油脂而已,而且嘌呤含量高,不能真正帶給患者所需營養補給和支持。
鯽魚湯誤區
奶白色的鯽魚湯也是一道住院病房里的常見菜。但這種奶白色的實際上是脂肪被可溶性蛋白質包裹所形成的效果而已,往往魚湯越白,里面的脂肪含量也越高。因此也不建議住院患者過多食用。
住院營養的正確打開方式遵循原則
對于病人的營養支持應當遵從一個原則:數量充足、科學配比、全面均衡。應該說住院病人比一般的正常人更加需要各種營養來幫助自己康復,但實際上患者們由于味覺減退、不適應住院生活還有精神壓力大等因素,往往吃得比正常人還少。
選擇專業營養支持
當正常食物不能滿足患者需求的時候,可以選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補充日常飲食的不足,這種配方粉就是一種醫學上所說的口服營養補充(ONS)。
口服營養補充劑能夠提供多種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是營養治療的首選手段,可作唯一的營養來源。
素材來自網絡,如侵刪
(作者:admin)